第一学期总结

昨天考完了第一学期的最后一门课,machine vision,尽自己的努力了,能写的都写了。
然后昨天下午去jurong east的IMM买了一双鞋,真的是我喜欢的那一款,而且
打五折80新,超级开心。买了一个帽子33新,小贵。当时店员说满98新(不包括帽子),再折15%,结果自己挑不出来其他东西了。
不过这次购物还是开心的,买到心仪的鞋子。之后又想买T恤,结果到了优衣库啥都没挑到,作罢,回家。

今天就比较惨了,弄调档案的事情,麻烦了好多人。但是目前看来事情是变好的,看看明天那一步能不能顺利进行吧。
许愿。

现在开始正式总结一下自己的第一个学期。五门课,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,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想很多都是相通的,把同一种解决思路套在另一个问题上也可以解决。
比方说least square method,在求一些方程、过程的最优解时就是一个最基本的思路。
数字信号处理、过程控制、神经网络、机器视觉里面很多模型的cost function的基本思想,
都是LSM。另外一个很通用的模型就是AR(auto regression)和MA(moving average),基本上很多地方都用到了这两个模型,
只不过可能换了一个表示方法,马甲拖了都是一样的思想。

然后我就发现我在课程里面学的一些“自动”、“预测”思想的模型,其实都是结合了统计里面的auto correlation/cross correlation这些方面。
也就是统计的知识很重要。同时能够将统计知识和信号方面联系在一起的就是卷积定理,因为卷积操作和乘操作在时域和频域是有关系的,而correlation和卷积操作是有相似之处的。
因此用统计的方法处理频域的问题,也就有可能了。

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思想就是改变问题的定义空间,比方说最基本的就是时域和频域的转换。
将时域的问题转换到频域之中,有些需要在时域中考虑的限制可能在频域里面根本就不存在。
比方说up sampling和down sampling,在时域中需要考虑一些混叠aliasing的问题,在频域中做就不存在。
所以从另一个空间解决问题是一个可行的办法。这个想法也体现在了支持向量机里面将低维数据映射到高维,然后就可以构造hyperplane这个思想上了。

说真的选5门课是真的累,因为一开始dissertation的题目都不是很感兴趣,所以没有选dissertation。不过现在看来,dissertation也不是很难完成。

另外就是,我的工作找的不顺利,从十月下旬开始我就没有在找工作上面下功夫了。一方面国内秋招基本结束,另一方面自己太菜挂了我多家。
还有就是很多家没有给我发起流程就结束了,心累。包括9月份投的华为,当时说12月开始面试的,今天看尽然已经结束?关键是根本就没有人跟我约,让我做了题就结束了。
可能国内经济形势真的不好过吧,有一点点担心自己出国的选择是不是正确的。我不知道我目前的能力能不能留在新加坡,
希望通过自己接下来这一个月的努力,能够增加我留下来的机会吧(哈哈,帮祖国赚外汇)。

希望自己加油,希望祖国加油。